按照學者鮑爾拜的觀點,依戀是嬰兒與特定對象(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感情聯(lián)結。它發(fā)生在嬰兒和經常與他接觸、關系最密切的成人之間,通常發(fā)生在母嬰之間。這種依戀可能伴隨他的一生。
依戀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是,嬰兒喜歡同他所依戀的對象接近,此時他會感到安慰、舒適和愉快。在他遇到陌生環(huán)境而產生懼怕和焦慮時,依戀對象 (母親)的存在或出現(xiàn)會使他感到安全。這種依戀的安全感一旦建立,嬰兒就會更加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就會愿意嘗試與別人交往,會更廣泛地去適應社會。因此,母親與嬰兒的這種相互依戀的感情是嬰兒與別人交往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這種早期的母嬰依戀的質量對日后嬰兒認知發(fā)展和社會性的適應都有重要意義。這就是我們說的安全依戀,這種安全依戀不僅可以促進兒童的智力發(fā)育,而且還將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信賴、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戀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和人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我們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耐心的照料,不注意母子感情交流,導致些不安全的依戀類型或無依戀的現(xiàn)象。沒有建立母嬰安全依戀感情的嬰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不善于與人相處或不能很好地面對現(xiàn)實。各國對孤兒院兒童的研究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那么,母親如何做才能與孩子之間形成安全依戀呢? 研究認為,關鍵是母親對嬰兒發(fā)出的信號的敏感性及其敏銳的反應。正確地解釋和理解這些信號,并做出及時、恰當?shù)姆磻乓馕吨鴭雰喊l(fā)出的信號產生了效果,從而使嬰兒發(fā)展。
母親的信賴和預見。例如,寶寶哭了,是餓了哭還是情感需求? 需要你抱還是望你和他玩呢?即使是新生兒也會用眼神、皺眉等和你交流。作為母親要細心體驗,敏銳地感知和恰到好處地滿足他的需求。有一位2個月的寶寶,當我在檢查桌上檢查他時,他輾轉不安,他媽媽說:“這是要排尿了?!惫?,把尿后寶寶安靜了。令人驚奇的是,已經2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有把尿習慣,晚上要排尿時會揮動手臂,使母親醒來給他把尿。